如何开通股票杠杆交易 长亮科技净利下滑 高管集体减持股份

发布日期:2025-04-26 21:02    点击次数:200

如何开通股票杠杆交易 长亮科技净利下滑 高管集体减持股份

本报记者蒋牧云李晖上海北京报道如何开通股票杠杆交易

近日,长亮科技(300348.SZ)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36亿元,同比下降9.46%;净利润1858.60万元,同比下降42.18%,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

针对公司净利润的下滑,长亮科技通过年报表示,除了收入规模的下滑之外,主要还由于报告期内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同比增加。同时,不久前公司收到的监管函中还指出,公司存在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不审慎的情况。

对此如何开通股票杠杆交易,长亮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公司正通过应收账款催收管理措施,抓主要矛盾与关键点,提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时,公司也对监管函相关问题一一整改,在2024年年报中,已经充分考虑了应收账款计提前瞻性与迁徙率等相关问题。

资产减值拉低盈利

在传统金融机构普遍减少科技投入的大背景下,2024年的银行IT行业普遍出现了业务规模下滑的情况,相应地,也给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一定压力。不过,长亮科技的净利润下滑速度明显大于营收下滑速度。

对此,长亮科技通过财报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降幅较大,除了收入规模的下滑之外,主要还由于报告期内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等)计提同比增加4471.11万元,以及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稳定技术骨干与优质领导团队,公司分别于2022年、2023年、2024年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股份支付摊销数据对当年净利也有一定影响。

对于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原因,长亮科技通过财报表示,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各金融机构等,业务层面具有项目验收周期及审批流程较长的特点。此外,公司国有大行客户的比重较大,其内部控制严格,资金预算和款项支付往往涉及内部多个部门和环节审批,导致付款流程较长。由于大客户付款流程复杂,伴随业务总体规模扩大,应收账款余额呈上升趋势。

具体而言,公司2024年的资产减值、信用减值损失分别计提2190.07万元、5650.27万元,分别占利润总额的-76.26%、-196.75%。公司2023年的信用资产减值、信用减值损失分别计提1111.28万元、2257.95万元,分别占利润总额的-29.93%、-60.81%。长亮科技通过财报表示,因客户主要是金融机构,具有信誉度高、资金雄厚、支付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是相对可控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资产减值以及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不小影响,面对这一问题,公司将如何应对?

对此,长亮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2024年度资产减值计提对于当年度净利润影响较大,主要是与上年同期对比的影响。相应地,公司将从三方面进行应对。首先是通过开源节流、降费控成本的方式,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其次,通过加强项目管理,提升项目毛利率,避免存货跌价;最后还将通过应收账款催收管理措施,抓主要矛盾与关键点,提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司方面相信,通过一系列举措,2025年的相关财务指标会逐渐改善。

有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上市公司若长期出现大额资产减值以及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除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之外,还可能间接反映出公司业务或行业的整体风险需要加强管理,同时也可能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作为应对,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催收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确保减值测试的数据和前瞻性信息保持充分,避免使计提比例出现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月,长亮科技收到监管函显示,公司的应收账款计提存在前瞻性调整不合理、迁徙率考虑不充分等问题,导致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不审慎。此外,公司还存在三会运作不规范、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完善、销售合同订立相关内部控制不到位、获取收入确认依据相关控制不完善等,公司治理不规范和内部控制不完善的情况出现。

针对一系列问题的整改情况,长亮科技发布了《关于深圳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决定的整改报告》,对各个问题进行了整改。其中关于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不审慎的问题,长亮科技表示,公司已组织财务人员系统学习《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相关知识,并对相关规定进行认真总结,财务中心将定期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趋势,及时预警坏账风险,谨慎合理考虑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前瞻性调整因素,准确计算账龄迁徙率,严格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测算信用减值损失,并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进入业务调整期

还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在银行IT投入规模减少且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银行IT服务行业正集体进入转型期,不少企业均在调整业务结构,亦有不少企业选择向海外拓宽业务。

对此,长亮科技也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中国金融IT解决方案在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迭代、监管合规、市场需求变化、国产化替代推进及国际供应链调整等领域面临多重挑战。

作为应对,长亮科技未来的改革与转型主要方向是什么,产品调整方面,长亮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加速对公司内部产品线进行融合、协同,目前数字金融全流程产品化已经在稳步推进,数据业务已经推出了一系列融合产品;同时,公司逐步形成了以泰山开放应用框架(包含云原生分布式技术平台、数字生产力平台、数智一体化平台)为基础的统一平台能力,预计全线产品将会往三个平台迁移,目标是平台云化和向第三方开放。

海外拓展方面,前述负责人则表示,公司将坚定走国内国外融合的一体化发展道路,争取在海外业务中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他表示,相信随着公司市场战略、产品战略的逐渐实施,公司的盈利水平将逐渐改善。

在年报中,长亮科技也披露,公司已成功进入东南亚市场,为印度尼西亚某银行提供小型机银行卡系统的下移服务,助力其提升系统稳定性和业务处理效率。2025年,公司将加速全球化业务与产品布局,市场拓展上聚焦东南亚,向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延伸,推进多品类产品试点,每年完成1—2个标杆性银行核心系统替换项目。同时,公司也将推进国际化人才梯队建设,优化组织流程;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一系列背景下,记者还注意到,在公司年报发布不久前的3月31日,长亮科技公告收到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长春、董事郑康、董事兼总经理李劲松、董事兼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徐亚丽、监事会主席宫兴华出具的《减持计划告知函》。多位高管原共计持有公司总股本的15.1%,预计将在4月23日—7月22日共计减持总股本的1.44%。

公司高管集体减持股份,除了个人资金需求之外,是否也意味着对公司成长性的不看好?与此同时,各高管的任期截止时间均为2025年12月,基于此番减持动作,预计后续高管层将出现换血吗?

对此,长亮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减持为公司董监高的正常个人资金需求,与公司基本面及成长性无直接关联。同时,公司董监高正常换届任期截至2025年12月,但换届是公司正常治理行为,并不代表董监高届时会更换。




相关资讯